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23.pic.wretch.cc/photos/63/z/zenofish/7/1571061778.jpg&width=386&height=109)
可悲的小樽城 沒有詩可吟詠的人們 只能大聲吆喝做生意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石川啄木
撇開商業觀光密集的區域不說
小樽道地是個純樸的海港城市 逸著懷舊氛圍的文藝城鎮
曾幾何時 愛煞日本 也是因著這個原因
現代化發展中續留著傳統價值 舊有文化之上萌生新的價值體系
舊與新的對話 在這個城市常常被建構著
時代意義的舊時建築 流傳的不該只是具體的物件
若沒有人的行為參與保留其中 這樣的保存也許只是一個被報廢的垃圾佔據居民的生活空間
新與舊的關係 在這個國度常常被締結著
舊有的殼體 注入新的生機
常可見到 舊有的產業 文化保留 被新的視野創見激起新的故事
故事有了文化深度 創意火花才得以延續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23.pic.wretch.cc/photos/63/z/zenofish/7/1571061850.jpg&width=467&height=240)
小樽運河旁的石造倉庫群 現以改裝成商店和餐廳
記起在台南唸書的日子
常常和同學在古都中吃吃喝喝
看到新式建築 舊有街道巷弄 歷史紀錄建築的參差錯亂 錯綜複雜
常會感到一陣暈眩和視線不和諧的噁心
車站出口的遠百 周圍是低矮的舊式民舍 矗立其中 這是第一個讓我感到混亂的暈眩感
兩樣決然不同的視覺感官 沒有任何空間過度 硬是要湊在一起
很難想像 因為空間的錯置擺放 台南人怎能沒有穿拖鞋進入百貨公司的舉動發生
在赤崁樓斜對面的生魚片路邊攤
慕名前來大啖的群眾絡繹不絕
但是赤崁樓的存在 跟這群人 附近的住戶有什麼互動?
[你住哪裡?]
[我住在赤崁樓旁邊]
[今天約哪裡?]
[就約赤崁樓門口好了]
古蹟的存在
也許只是個印象地圖中的地標
歷史課本裡的時代證物
地方政府的財庫收入
在人的成長歷程中 歷史建物在這些人的生活空間中 扮著什麼空間腳色
這可能是真正要保存的地方 卻不容易被觀察的出
舊與新的對話 新與舊的聯繫
在這裡卻是很容易的強烈表現出來
我羨慕擁有這道文化的民族
愛煞小樽
在前來這個地方之前
曾在日本住過十多年的朋友告誡我
日本的住址系統和台灣是不同的
台灣是以"面""線""點"作為地址標示
譬如台北市大安區(面)新生南路一段(線)98號(點)
日本是以"面""點"來標示地址
像是我在小樽住的超人氣Backpackers' Hostel 杜の樹
住址是北海道小樽市相生町4-15
位置意思是小樽市裡的相生町這個block中的第4個小block中的第15戶人家
一般觀光地圖也沒有標明的這麼細目
我怎麼知道哪邊是第4個小block 哪邊又是第15戶
這是第一個難題
第二個難題更是頭大
台灣在門口面前都會掛上門牌號牌
日本掛上的卻是"竹口""本田"........等的姓氏門牌
(突然對日本郵差的記憶力感到肅然起敬)
幸好我靠著男人到了一個年紀以後 唯一僅存的器官
一路問到了民宿門口
*杜の樹英文流利的男主人和聽得懂英文的店狗Peg
*當Check Out時,男主人會主動跟你拍照留念
*好幾面牆的漫畫和DVD
*只能看DVD不能看電視節目的電視機(記得好像是男主人不希望把時間花在沒營養的電視節目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