旗正飄飄,馬正蕭蕭,槍在肩刀在腰,熱血似狂潮



1453年,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,圍城53日後東羅馬君士坦丁堡時期結束,蘇丹王大興土木,建立大型有天頂的市集,收容戰敗後的東正教居民回城居住,釋放戰俘,實施伊斯蘭化和現代化改革,試圖融合東西文明,日趨模糊存在的東西界線。蘇萊曼一世繼任統治,國力達到鄂圖曼鼎盛階段,藝術和建築學上立起重大成就,造就日後遺留千古的人類資產。
邊已是遠離Sultanahmet區,靠近埃及市集附近。脫序走離觀光客聚集場所,一直是我拿來當迷路的藉口,遊遊晃晃,腳上彷彿裝有自動導航系統,牽引著穿梭在不知是幾世紀建造的胡同小徑。堅硬的柏油馬路、停靠在旁的新世紀轎車、屋牆表面上橫亂攀爬牽引的電線,這些新世紀產物的標記,有意無意的提醒我目前正處在21世紀到處充滿鋼筋水泥高科技建築的時代,否則眼前木作材質裸露無遺的鄂圖曼式建築,誤以為穿越時空回到過去蘇丹領導下帝國時期的土耳其情境中。非常典型的鄂圖曼式風格,每面屋牆鑲著兩面矩形長窗(大部分皆為上下開啟型),木製的窗板,裡面矇著手工的白色蕾絲窗簾,而屋型,一樓都會特地挑高(地下室的窗口高於路面上),大門則需要建造石階方便登門進房,二樓開始特別突出於外(有什麼作用,不太清楚),很清楚典型的共同標誌---鄂圖曼標誌。相對於現代建築大玩視覺效果,混搭的結果四不像,歷經時間考驗所遺留下的較能淵遠流長。
也許是整條街上暗沉的色彩作怪,灰色的天空映照不出任何亮麗色彩的想像,一路拐彎抹角感傷地觀察舊時建築。偶而,會有從何冒出的小童,帶著清爽的笑容,似親切又夾雜好奇的嘴角,幫我卸下不少不知何時沾染一身帝國斜陽的憂傷。其實當個異鄉遊客,輕輕鬆鬆路過就好,不需要在乎曾經擁有,更別強談天長地久,不過貧窮的背包客什麼都沒有,只想惹得一條街所訴說古老的滄桑,當成是衣著上最佳的點綴,回台後可以跟人炫耀一身風塵僕僕的不虛此行罷了。
WC 到目前為止,應該是只在這個國家城市上過公廁,其他地方旅遊不是在旅館裡就處理好,不然就是在用餐喝咖啡時順便解決.儘管旅遊手冊上也有特別專欄提醒在伊斯坦堡上廁所會遇到的問題,不親眼見也不會相信,第一個是進去前就要收費,第二個是很髒,第三是土耳其式的廁所與台灣蹲式馬桶相似,只是方向"相反",什麼叫相反,就是排泄的那個"洞"的方向相反,而且使用時還必須特別注意,對於排泄物的處理,則是利用便器旁的水桶自己舀水沖洗,這種事情在台灣也只有在抽水馬桶壞掉才有可能會派上用場,這裡,用了一次以後就畢生難忘。
(PS:Bay = Man;Bayan = Woman,Tuvalet = Toilet)
另外,不說的話,也很難想像,伊斯坦堡(Sultanahmet區)什麼樣的店最多,什麼樣的店最特別。
最多的店---手機專賣店,走沒幾步就一家,小巧玲龍的店,各式手機琳瑯滿目的擺在櫥窗邊,店裡擠滿了人,走在街頭上,舉頭所見很多也是手機的廣告招牌。
最特別的店---香水店,在尚未翻拍徐四金的香水之前,伊斯坦堡的香水店裡每個女店員都是葛奴乙。一般腦海印象的香水店(至少在我印象裡),香水店裡販賣的都是已有品牌,包裝好的成品擺放在架上,只待客人上門指定或推銷適合的品牌。伊斯坦堡的可不一樣,沒有凱文克萊、沒有香奈爾、沒有安娜蘇,這邊只提供無印良品的現調香水,據說你即使拿著香奈爾NO.5上門拜訪,他們現場聞了一下,可以立即調配一模一樣的配方給你。

一座城市褪黃的記憶
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,走在訴說古老滄桑的街頭,回顧一座城市的記憶並不容易,像翻閱一起故事,免不了一陣的感傷,故事卻因著這份感傷,劇情更顯精彩。追索一座城市的記憶,從目前的輪廓開始......................

土耳其共和國,國土面積約台灣的22.5倍大,東靠希臘、保加利亞,西與喬治亞、亞美尼亞、兩伊、敘利亞接壤(土耳其東南邊接壤處戰事頻仍,列為一級危險區),北南濱臨黑海與地中海、愛琴海洋。身處中東(註),97%的領土在亞洲,只有3%在歐陸巴爾幹半島上的瑟雷斯,首都是安卡拉(Ankara),而第一大城是伊斯坦堡。
土耳其地理位置位在東西文明的十字路口要衝與文化交流的橋樑,歷史淵遠流長,從西元前1800年印歐民族在此建立製鐵聞名的西台王國,後經過西元前667年希臘墨伽拉國王拜占率領人民殖民於拜占庭城,在歷史上寫下伊斯坦堡的最早名稱。
接著波斯及亞歷山大的統治,東西文明開啟交流的濫觴。而後馬其頓王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去世,帝國分裂,由羅馬帝國接收四百年後,東西羅馬分裂,東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遷都至君士坦丁堡(伊斯坦堡的第二名稱),建立拜占庭帝國。
1204年,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中,十字軍攻佔君士坦丁堡,無盡的洗劫和褻瀆君士坦丁堡,造成拜占庭帝國分裂。而後由十一世紀初崛起的突厥人(土耳其人前身),其中突厥人的一支部落---鄂圖曼土耳其人,建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攻滅拜占庭帝國後,再將君士坦丁堡改為目前的伊斯坦堡稱呼,至此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命運達到最鼎盛時期。(鄂圖曼騎兵)

到1914年,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,鄂圖曼帝國加入同盟國,為期四年的戰爭令土耳其國力衰退,同盟國戰敗後,土耳其經過凱末爾將軍的奮鬥抵抗外侮,1923年成立土耳其共和國,但往日的帝國情景已浮華不在。直至目前,伊斯坦堡城市橫跨歐亞兩陸,扼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咽喉,歷經西元一世紀羅馬帝國的拜占庭、西元四世紀拜占庭帝國的君士坦丁堡、鄂圖曼土耳其的伊斯坦堡,朝代更迭,融合希臘、羅馬、基督教、伊斯蘭教多元文化,遺留大量精采的文物建築,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登錄為世界遺產,千年來的變遷,滄桑底下掩蓋著昔日的繁華榮景。 

 


註:
中東,歐洲中心論者的地理定義,介於遠東和近東之間,包含巴林、 埃及、 伊朗、伊拉克、 以色列、 約旦、 科威特、 黎巴嫩、 阿曼、 卡達、 沙特、敘利亞、阿聯和葉門,巴勒斯坦、馬格裡布國家(阿爾及利亞、利比亞、摩洛哥、突尼斯)以及蘇丹、茅利塔尼亞和索馬利亞,土耳其和賽普勒斯,絕大多數以信仰伊斯蘭教為主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zenofish 的頭像
    zenofish

    zenofish

    zeno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